什么是核辐射?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α、β、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γ射线和X射线)、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李教授说,早期核辐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早期核辐射接近光速呈直线传播。当发现闪光时,人员早已受到射线的作用了。早期核辐射能像X射线那样穿透人体和物体,能穿透几千米的空气层。当射线照射到人体、杀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员就会得放射病;照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还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也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它还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预防核辐射应注意的要点及核辐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这次日本受灾,除了地震加海啸,核反应堆事故引发的辐射问题也亟需应对方案。如何防止辐射,如何降低长期避难导致对健康的影响,以下归纳了下处理法和注意点: 如果核设施有放射性物质泄露,该如何尽量降低被辐射的程度呢。 首先得知道,要保护身体少遭辐射,做到以下3点很重要: (1)遮蔽放射线 (2)远离放射线源 (3)减少遭辐射的时间 若被要求躲入室内,为免含放射性物质的外部空气进入室内,要关紧门窗,并关掉空调及换气扇。 需要外出避难时,要注意预防“体内辐射”——即放射性物质会从鼻子、嘴巴、皮肤伤口之类地方渗入体内。要用湿毛巾盖住鼻子和嘴巴,并最好穿严实的衣裤,不要暴露皮肤。 另外,也请留意风向。注意尽可能别处在下风处。 从外面进入室内之际也要注意。衣服上可能沾有放射性物质。不要把被污染的衣服带入室内,在门口脱下,迅速装入塑料袋,并扎紧口子。 碘是放射性物质的一种,进入体内易积聚在甲状腺,尤其易导致儿童罹患甲状腺癌。防止碘渗入甲状腺的药物(稳定碘剂)也有副作用,服用要遵从灾害对策本部的指导。 若确认已遭一定程度的辐射,一般要脱下衣服,用湿布擦拭身体,以防止放射物质向周围扩散。 还有,若放射性物质已进入体内,可服用促进其排泄出体外的药物。 万一情况严重,可能影响到我国的话,请读者朋友记住两大抗辐射的法宝—海带和绿茶,多吃点喝点,有利无害! 专家谈抗辐射知识 日本地震导致核电站接连爆炸的危害,不要以为仅仅是在电视新闻里和报纸图片里,“一衣带水”的距离,势不可免的会被各种各样的情绪牵扯到其中。最近在国内疯狂转发的一条手机短信:“福岛反应堆盖子炸开……中国中部、北部的同胞(尤其是沿海城市),为了预防核辐射,在未来的两三个月里出门最好带口罩、穿长衣(白色为好)、每天洗澡、多摄入还有碘的食物!尽可能不要过多接触海水,不要引用海水淡化水和食用海鲜。” 据媒体报道,日本此次地震引起的核电站爆炸,仅福岛县确认22人遭辐射,日媒称遭辐射者已达190人。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20公里及福岛第二核电站方圆10公里的居民正在疏散,约21万名居民已开始避难。 日本核电站爆炸,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个短信里说的预防核辐射方法对不对?连线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影像科李绍林教授,请他为大家讲讲如何避免生活中的核辐射以及哪些食物可以抗辐射等相关知识。 专家简介:李绍林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影像科的主任医师、教授。擅长CT、MRI影像诊断及其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发和临床应用,重点研究骨关节病变和消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等。 “白色衣服最防核辐射”说法被专家否定 看完这个短信,李绍林教授首先指出,短信中的所说的“穿白色衣服防核辐射”说法,是无稽之谈,没有科学根据,在防核辐射时大可不必在意衣服颜色。对于短信提出的其他抗辐射建议,李绍林教授表示是有科学道理的,比如戴口罩可以避免吸入含辐射粉尘,多吃含碘食物可以促进正常碘代谢避免核辐射带来的放射性碘元素在体内代谢,每天洗澡穿长衣尽量不要接触有污染的海水等都可以减少接触辐射的机会。 戴口罩、补碘、勤洗澡确实是必要措施 李教授介绍,遇到核辐射危害,要先做到以下几个基础的防护措施: 1.尽量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密闭空间。如果一定要出门,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带口罩,并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和空气接触。经常用洒水喷枪打扫卫生。 2.关上门窗同时避免换气扇进行与外界的空气交换。 3.如果核电站发生泄漏,附近居民首先应该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 4.服用一定量的碘制剂,可预防核辐射的作用。 这就是说,短信里提醒大家要注意戴口罩,多摄入含碘食物,每天洗澡等说法是正确的。 防治辐射也有“专业食谱” 面对众多网友希望得到如何防治核辐射的办法的求助,李教授为大家开出了“抗核辐射食谱”: 蔬菜:多吃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海带、卷心菜,要确保维生素的摄入量,这对防治辐射损伤及伤后恢复均有效,如VK可减少出血,VP减轻呕吐、恶心,VC使血细胞再生加速等。 肉类:多吃瘦肉、动物肝脏,注意减少脂肪的摄入,要增加植物油所占的比重,其中油酸可促进造血系统再生功能,防治辐射损伤效果最好。还要注意摄入的蛋白质品质优秀,数量充足,以减轻放射损伤,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饮料:多喝绿茶,多喝蜂蜜水。 此外,要注意无机盐供应宜加量。在膳食中适量增加无机盐(主要是食盐),可促使人饮水量增加,加速放射性核素随尿液、粪便排出,从而减轻内照射损伤。 生活中的辐射还有哪些? 其实,辐射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李教授还提醒了几个需要预防辐射的地方: 1.医院检查。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一些患者,也会受到核辐射,如放疗,同位素治疗,X光片等。 2.家装材料。天然大理石会缓慢释放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元素。 3.计算机。其实不单是电脑,很多家电在使用中通常会产生一定的辐射。 日本发生9级强震,核电站爆炸,大量人员疏散,核辐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取决于受不同辐射的时间以及辐射量。以下是遭受的辐射量(单位:毫雷姆)的后果: 450000~800000: 30 天内将进入垂死状态; 200000~450000: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内死亡; 60000~100000: 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10000: 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5000: 每年的工作所遭受的核辐射量; 700: 大脑扫描的核辐射量; 60: 人体内的辐射量; 10: 乘飞机时遭受的辐射量; 8: 建筑材料每年所产生的辐射量; 1: 腿部或者手臂进行 X 光检查时的辐射量。 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它有a,b和y三种辐射形式。a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b辐射是高速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y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具体的说: 轻度损伤,可能发生轻度急性放射病,如乏力,不适,食欲减退。 中度损伤,能引起中度急性放射病,如头昏,乏力,恶心,有呕吐,白细胞数下降。 重度损伤,能引起重度急性放射病,虽经治疗但受照者有50%可能在30天内死亡,其余50%能恢复。表现为多次呕吐,可有腹泻,白细胞数明显下降。 极重度损伤,引起极重度放射性病,死亡率很高。多次吐、泻,休克,白细胞数急剧下降。 核事故和原子弹爆炸的核辐射都会造成人员的立即死亡或重度损伤。还会引发癌症、不育、怪胎等。 什么是核辐射?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α、β、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γ射线和X射线)、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李教授说,早期核辐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早期核辐射接近光速呈直线传播。当发现闪光时,人员早已受到射线的作用了。早期核辐射能像X射线那样穿透人体和物体,能穿透几千米的空气层。当射线照射到人体、杀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员就会得放射病;照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还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也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它还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预防核辐射应注意的要点及核辐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这次日本受灾,除了地震加海啸,核反应堆事故引发的辐射问题也亟需应对方案。如何防止辐射,如何降低长期避难导致对健康的影响,以下归纳了下处理法和注意点: 如果核设施有放射性物质泄露,该如何尽量降低被辐射的程度呢。 首先得知道,要保护身体少遭辐射,做到以下3点很重要: (1)遮蔽放射线 (2)远离放射线源 (3)减少遭辐射的时间 若被要求躲入室内,为免含放射性物质的外部空气进入室内,要关紧门窗,并关掉空调及换气扇。 需要外出避难时,要注意预防“体内辐射”——即放射性物质会从鼻子、嘴巴、皮肤伤口之类地方渗入体内。要用湿毛巾盖住鼻子和嘴巴,并最好穿严实的衣裤,不要暴露皮肤。 另外,也请留意风向。注意尽可能别处在下风处。 从外面进入室内之际也要注意。衣服上可能沾有放射性物质。不要把被污染的衣服带入室内,在门口脱下,迅速装入塑料袋,并扎紧口子。 碘是放射性物质的一种,进入体内易积聚在甲状腺,尤其易导致儿童罹患甲状腺癌。防止碘渗入甲状腺的药物(稳定碘剂)也有副作用,服用要遵从灾害对策本部的指导。 若确认已遭一定程度的辐射,一般要脱下衣服,用湿布擦拭身体,以防止放射物质向周围扩散。 还有,若放射性物质已进入体内,可服用促进其排泄出体外的药物。 万一情况严重,可能影响到我国的话,请读者朋友记住两大抗辐射的法宝—海带和绿茶,多吃点喝点,有利无害! 专家谈抗辐射知识 日本地震导致核电站接连爆炸的危害,不要以为仅仅是在电视新闻里和报纸图片里,“一衣带水”的距离,势不可免的会被各种各样的情绪牵扯到其中。最近在国内疯狂转发的一条手机短信:“福岛反应堆盖子炸开……中国中部、北部的同胞(尤其是沿海城市),为了预防核辐射,在未来的两三个月里出门最好带口罩、穿长衣(白色为好)、每天洗澡、多摄入还有碘的食物!尽可能不要过多接触海水,不要引用海水淡化水和食用海鲜。” 据媒体报道,日本此次地震引起的核电站爆炸,仅福岛县确认22人遭辐射,日媒称遭辐射者已达190人。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20公里及福岛第二核电站方圆10公里的居民正在疏散,约21万名居民已开始避难。 日本核电站爆炸,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个短信里说的预防核辐射方法对不对?连线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影像科李绍林教授,请他为大家讲讲如何避免生活中的核辐射以及哪些食物可以抗辐射等相关知识。 专家简介:李绍林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影像科的主任医师、教授。擅长CT、MRI影像诊断及其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发和临床应用,重点研究骨关节病变和消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等。 “白色衣服最防核辐射”说法被专家否定 看完这个短信,李绍林教授首先指出,短信中的所说的“穿白色衣服防核辐射”说法,是无稽之谈,没有科学根据,在防核辐射时大可不必在意衣服颜色。对于短信提出的其他抗辐射建议,李绍林教授表示是有科学道理的,比如戴口罩可以避免吸入含辐射粉尘,多吃含碘食物可以促进正常碘代谢避免核辐射带来的放射性碘元素在体内代谢,每天洗澡穿长衣尽量不要接触有污染的海水等都可以减少接触辐射的机会。 戴口罩、补碘、勤洗澡确实是必要措施 李教授介绍,遇到核辐射危害,要先做到以下几个基础的防护措施: 1.尽量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密闭空间。如果一定要出门,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带口罩,并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和空气接触。 2.关上不锈钢管门窗同时避免换气扇进行与外界的空气交换。 3.如果核电站发生泄漏,附近居民首先应该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 4.服用一定量的碘制剂,可预防核辐射的作用。 这就是说,短信里提醒大家要注意戴口罩,多摄入含碘食物,每天洗澡等说法是正确的。 防治辐射也有“专业食谱” 面对众多网友希望得到如何防治核辐射的办法的求助,李教授为大家开出了“抗核辐射食谱”: 蔬菜:多吃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海带、卷心菜,要确保维生素的摄入量,这对防治辐射损伤及伤后恢复均有效,如VK可减少出血,VP减轻呕吐、恶心,VC使血细胞再生加速等。 肉类:多吃瘦肉、动物肝脏,注意减少脂肪的摄入,要增加植物油所占的比重,其中油酸可促进造血系统再生功能,防治辐射损伤效果最好。还要注意摄入的蛋白质品质优秀,数量充足,以减轻放射损伤,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饮料:多喝绿茶,多喝蜂蜜水。 此外,要注意无机盐供应宜加量。在膳食中适量增加无机盐(主要是食盐),可促使人饮水量增加,加速放射性核素随尿液、粪便排出,从而减轻内照射损伤。 生活中的辐射还有哪些? 其实,辐射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李教授还提醒了几个需要预防辐射的地方: 1.医院检查。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一些患者,也会受到核辐射,如放疗,同位素治疗,X光片等。 2.家装材料。天然大理石会缓慢释放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元素。 3.计算机。其实不单是电脑,很多家电在使用中通常会产生一定的辐射。 日本发生9级强震,核电站爆炸,大量人员疏散,核辐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取决于受不同辐射的时间以及辐射量。以下是遭受的辐射量(单位:毫雷姆)的后果: 450000~800000: 30 天内将进入垂死状态; 200000~450000: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内死亡; 60000~100000: 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10000: 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5000: 每年的工作所遭受的核辐射量; 700: 大脑扫描的核辐射量; 60: 人体内的辐射量; 10: 乘飞机时遭受的辐射量; 8: 建筑材料每年所产生的辐射量; 1: 腿部或者手臂进行 X 光检查时的辐射量。 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它有a,b和y三种辐射形式。a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b辐射是高速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y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具体的说: 轻度损伤,可能发生轻度急性放射病,如乏力,不适,食欲减退。 中度损伤,能引起中度急性放射病,如头昏,乏力,恶心,有呕吐,白细胞数下降。 重度损伤,能引起重度急性放射病,虽经治疗但受照者有50%可能在30天内死亡,其余50%能恢复。表现为多次呕吐,可有腹泻,白细胞数明显下降。 极重度损伤,引起极重度放射性病,死亡率很高。多次吐、泻,休克,白细胞数急剧下降。 核事故和原子弹爆炸的核辐射都会造成人员的立即死亡或重度损伤。还会引发癌症、不育、怪胎等。
郑重声明:本篇核辐射的危害与预防知识大全资讯文章为网络搜集转载,意在传递更多信息,仅供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江阴市大桥环保除尘设备有限公司观点,本站也无法对其真实性进行考证、负责。
→ 相关行业资讯文章:
→ 相关除尘设备产品:
|